我被傲慢的德国邻居强撕春联
今年年初发生的一件邻里小事给环环留下深刻印象。由此也感受到,德国想要倡导“主导文化”或许任重而道远。
年初,在一次出差结束回柏林住处后,环环发现原本贴在门上的春联不见了。到德国驻站前,父亲拜托一名交好的伯伯,也是家乡甚有名气的书法家,写了好几副春联让环环带上。正月过去,环环没舍得撕下来,转眼农历二月过了,环环在出差回程的路上就琢磨着该撤下了。没想到,回来后看到的是这种情景。 △ 被撕之前的春联。 冯雪珺摄 找到门卫拿回已被撕坏的春联,他再三道歉,同时说出事情的原委:“你的隔壁邻居柯茨先生投诉说,你贴的东西有碍观瞻,逼着我们撕掉了它。”在这里住了两年多,同一层的邻居里环环唯独从未见过柯茨。他不近人情的傲慢令环环窝火。一名德国律师朋友建议说,鉴于春联书法本身具艺术价值,邻居和物业涉嫌“侵犯他人财产”,可出具律师函。 时间过去近一个月,环环以要出具律师函为由与物业共同见到这名四五十岁的德国邻居。听说涉嫌“侵犯他人财产”,他有些激动:“天知道上面贴的是什么?万一是‘伊斯兰国’之类的极端宣言呢?我当然有义务投诉。”物业当即指出,他们当天有解释,这应该是中国新年文化的表达方式。对方抄起双手,一副“并不想了解你们文化”的模样。“现在是复活节,那您门口的彩蛋是不是应被当做危险品扔掉呢?”一名俄罗斯邻居听到环环与柯茨的对话,忍不住仗义执言。“反正我没有碰过你的春联,是物业撕的。”柯茨悻悻地走了。 这件小事告一段落,让环环想起了今年热议的一则新闻,即德国要不要推行“主导文化”。土耳其4月的修宪公投结果显示,境外选票有近300万,德国以143万选票成为最大的境外选票来源地。高达63.2%的土耳其裔德国人赞成土耳其政体改为总统制,成为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能以微弱优势修宪成功的重要原因。德国政界当时一片哗然,认为这从根本上暴露了二战后土耳其人在德国社会的融入失败。作为客工后人的德国土耳其裔长期游离于社会主流,希冀通过故土情节来寻找认同感。
德国内政部长德梅齐埃此前表示,要在德国社会大力推广“主导文化”,倡导开放的爱国主义。除了掌握德语,主导文化还要求移民必须履行德国的社会交往习俗,接受德国的文化和历史,甚至包括教养常识,例如见面握手、自报家门等。德梅齐埃不容置疑地说道:“不允许游移我们的文化圈子的现象发生。” △ 标牌上写的是“德国主导文化”。这是德国电视二台网站报道文章“德国主导文化的争论”的虚构新闻配图。
△ 图片来自德国巴符州政府网站,当地政府推行“教难民德语”的促进计划。 △ 德国柏林一所难民营的德语教室里,黑板上用德语写了10条课堂纪律,例如“保持安静!不许大声喧哗!”“不许在课桌乱涂乱画!”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纪律都是用强硬的命令式来写的,并用同样强硬的语气在文末注明“违反纪律两次警告后,回家!”冯雪珺摄 这或许能解释,为何邻居柯茨没有兴趣了解环环的文化,毕竟他的才是“主导”。然而,文化要想做到“主导”,离不开对其他文化的包容,更需要其本身具有魅力,让人信服。这场“撕春联”纠纷,原本通过邻里人情就能解决,到了德国文化却偏偏要上升到法律手段。如果德国的文化观念如此“冷冰冰”,融合之路谈何容易? (转自:环球网) |